《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被称为“医之始祖”,其中指出“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为五入”,也就是我们所了解的五味养五脏,适量食用五味对我们的身体是大有脾益的,但是如果使用过量就会导致身体出现问题,甚至引起疾病。
那么长期偏嗜一重口味会引起什么呢?
酸多伤脾
酸味入肝,适量食用酸味的食物可以起到养肝的作用,但是“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也就是说过量食用酸味食物则引起肝气过盛,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因此会出现消化功能不好、饭后胃胀、大便溏稀等症状。另外,“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也就是说还有可能会导致小便排泄不畅。
咸多伤心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咸入肾,比如肉苁蓉,味甘微咸,归肾经,具补肾益精的功效,还有海带、海藻、紫菜等等食物都属于“咸”的食物。“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咸味吃多会造成肾气过盛而克制心气,损伤心的功能。
甘多伤肾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甘入脾脏,我们常吃的南瓜、山药、米饭等食物都属于“甘”的食物,多食用能够调和脾胃,“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肾主骨藏精,其华在发,也就是说食用“甘”的食物过多会导致头发失去光泽甚至脱落,并且还会伴有肾虚等症状。
苦多伤肺
苦味食物养心,食用苦瓜、莲子心等等食物能够清热泻火,治疗心火旺盛而导致的烦躁和失眠等症状,“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肺主皮毛,食用过多的苦味食物会导致皮肤失去光泽,毛发容易脱落等症状。
辛多伤肝
辛指的是辛香、辛辣,我们尝试用的葱、姜、蒜等调味料都属于“辛”的食物,适量食用可以宣肺通鼻、调治肺气不利的鼻塞、流涕等病症,“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肝藏血,主筋,食用过多的“辛”味食物将导致筋失去弹性,而指甲也会变得易裂,肝虚患者需要少吃辣。
中医根据五行将五味和体内五脏对应,食用适量的味道的食物(而不是调味品),可以对五脏起到养的作用,《黄帝内经》中还提到“救治于后不若摄养于先”,也就是说生病之后再去就只还不如先把身体养好。
在我们日常的忙碌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健康对我们整个生活的重要性。然而,健康却是我们生活的详细>>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便利性,让我们的饮食习惯逐渐变得不健康。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食物成了我们详细>>
三餐是维持人体日常活动和健康的基础。合理的饮食结构不仅能够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还能预详细>>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其特点是高血糖水平,主要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减详细>>
在现代社会,压力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潜能,提高工作效率,但详细>>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身心健康至关重要。然而,许多人面临着失眠或睡眠质量详细>>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等。这些疾病的发生详细>>
颈椎健康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个日益重要的问题。长时间的低头使用手机、电脑工作以及不良的坐姿习详细>>
减肥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它不仅关乎体重的减少,更关乎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正确的减肥方详细>>
消化系统的健康对于整体健康至关重要。良好的消化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吸收营养,还能预防消化详细>>
在当今社会,糖分的过度摄入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过多的糖分摄入不仅与肥胖、糖尿病、心脏病详细>>
戒烟是改善健康、延长寿命的重要步骤之一。尽管戒烟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合适的方法和坚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