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淫止血。用于崩漏下血。 用法用量:5~10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胁、脘腹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煨木香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 用法用量:3~6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行气,止痛,温中,和胃,健脾,暖胃。 用治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少食呕吐等症,宜配伍砂仁、陈皮等同用,如香砂六君子汤;用治湿热泻痢后重,常与黄连配伍为用,如香连丸。若用治食积之腹胀便秘或泻而不爽,可配以槟榔、大黄等同用,如木香槟榔丸。本品辛行苦泄,药性温通,芳香气烈而味厚,善行脾胃、大肠之滞气而止痛,为行气止痛之要药。于补益药中,佐以少量本品,可使其补而不腻。 木香图片
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用于淋证,水肿,心烦尿赤,口舌生疮,经闭乳少,湿热痹痛。 用法用量:3~6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清热,利尿,通经,下乳,镇痛,排脓。 木通图片
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用于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暑湿吐泻,转筋挛痛,脚气水肿。 用法用量:6~9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木瓜可平肝舒筋、和胃化湿、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等症。 1、健脾消食 木瓜中含有一种酵素,能消化蛋白质,有利于人体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故有健脾消食之功。 2、杀虫 番木瓜碱和木瓜蛋白酶具有抗结核杆菌及寄生虫如绦虫、蛔虫、鞭虫、阿米巴原虫等作用,故可用于杀虫抗痛。 3、通乳抗癌 木瓜中的凝乳酶有通乳作用,木瓜碱具有抗淋巴性白血病之功,故可用于通乳及治疗淋巴性白血病(血癌)。 4、抗痉挛 木瓜果肉中含有的木瓜碱具有缓解痉挛疼痛的作用,对腓肠肌痉挛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5、舒筋活络(风湿痹证,脚气水肿) 用治湿痹筋急,不可转侧,常配伍乳香、没药等同用。用治脚气肿痛,不论由寒湿或湿热引起者,皆可用之,寒湿脚气多与吴茱萸、紫苏等同用,如鸡鸣散。本品尤善祛除筋脉、经络之湿而除痹,故为用治湿痹,筋脉拘挛之要药。 6、化湿和胃(吐泻转筋) 用治湿浊中阻之腹痛吐泻、转筋偏寒,常配以吴茱萸、小茴香等同用;偏热者,多与蚕沙、薏苡仁等配伍,如蚕矢汤。本品既能入肝而舒缓筋脉,又可入脾而化湿和胃。 7、消食(饮食积滞) 用治消化不良,尤以消肉食积滞最佳。 木瓜图片
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疬痰核,癥瘕痞块。煅牡蛎收敛固涩,制酸止痛。用于自汗盗汗,遗精滑精,崩漏带下、胃痛吞酸。 用法用量:9~30g。先煎。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平肝潜阳,重镇安神,安神强志,补肾壮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 1.平肝潜阳(肝阳上亢证)用治阴虚阳亢之眩晕耳鸣等症,常与龙骨、龟版等同用,如镇肝熄风汤;亦可用治热病伤阴,虚风内动之四肢抽搐,如大定风珠。本品并略兼益阴之功。 2.软坚散结(痰核,瘰疬,瘿瘤,癥瘕积聚证)用治痰火郁结之痰核,瘰疬,瘿瘤等,常与浙贝母、玄参等配伍同用,如消瘰丸;用治气滞血瘀的癥瘕积聚,常与鳖甲、莪术等同用。因本品味咸,故能用治上述诸病。 3.收敛固涩(滑脱诸证)用治自汗,盗汗,遗精,滑精,尿频,遗尿,崩漏,带下等滑脱病证。用治自汗,盗汗,常与麻黄根、浮小麦等同用,如牡蛎散;用治肾虚遗精,滑精,常与沙苑子、龙骨等配伍为用,如金锁固精丸;用治尿频,遗尿可与桑螵蛸、金樱子等同用;用治崩漏,带下证,常与海螵蛸、山茱萸等配伍同用。 4.重镇安神(心神不宁,惊悸不寐证)用治心神不宁,惊悸怔忡,不寐多梦等证,常与龙骨相须为用,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亦可配伍朱砂、酸枣仁等同用。 5.其他 煅牡蛎有制酸止痛作用,多与海螵蛸、浙贝母共为细末内服,用治胃痛反酸。 牡蛎图片 煅牡蛎图片
祛痰,止咳,平喘。用于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鲜用,供提取牡荆油用。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解毒祛痰,止咳平喘。
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用于肝肾阴虚,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血热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6~12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滋补肝肾、凉血止血。 1.滋补肝肾(肝肾阴虚证)用治肝肾阴虚或阴虚内热所致的须发早白,头晕目眩,不寐多梦,腰膝酸软,遗精耳鸣等症。单用或配伍女贞子同用,如二至丸。 2.凉血止血(血热出血证)用治阴虚内热所致的出血证,但功力较弱。可单用或与生地黄、阿胶等同用。 墨旱莲图片
润肺化痰,养阴和胃,平肝,解毒。用于肺热咳嗽,呕吐反胃,食少口干,目赤眩晕,疔毒疮疡。 用法用量:6~12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润肺,化痰,平肝,解毒,养阴和胃。 1、代茶饮 明党参、炙黄芪各10g,白术5g,大枣5枚。水煎当茶饮,经常服用,能提高免疫力。 2、煮粥 明党参10克,山药、薏苡仁各30g,大枣10枚,大米50g。煮粥食用,能健脾益气。 明党参图片
清热解毒,祛湿。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湿热泻痢,湿疹,疮疖,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枝3~4.5g;叶1~3g。外用适量。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理气、解郁、行气、散瘀、疏肝、活血、止痛。 疏肝解郁:用于肝胃气痛所致的胸膈满闷、胃痛、胁肋疼痛、乳房胀痛,以及肿毒、风痹等。 和血调经:用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及跌打伤痛。 1、缓和情绪,调节内分泌 玫瑰花中含香茅醇、橙花醇、香叶醇、苯乙醇及苄醇等多种挥发性香气成分,以及丰富的维生素、挥发油、苦味质、鞣质、有机酸等,可缓和情绪、平衡内分泌。 2、美容养颜 玫瑰花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消除色素沉淀,令人焕发青春活力。长期服用,美容效果甚佳。 3、防治妇科病 玫瑰花和血散瘀、温养血脉,对月经不调、白带异常、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等有调养防治作用。 玫瑰花图片
散瘀定痛,消肿生肌。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癥瘕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用法用量:3~5g,炮制去油,多入丸散用。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散瘀,消肿,生肌,祛风,止痛。 没药图片 醋没药图片
活血化瘀,止血,解毒。
清热,明目。
清肝明目。
生肌收口。
补虚劳,祛风湿,解毒散结。
清热解毒。
消肿解毒,生肌敛疮。
祛风除湿,解毒消肿。
祛风利湿,清热止血。
舒筋活络,清热解毒。
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肝郁胁痛,肝胃气痛。生麦芽健脾和胃,疏肝行气。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 用法用量:10~15g。回乳炒用60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健脾、开胃、消食、和中、下气、回乳。 消食健胃:用治食积证,常与山楂、神曲伍用,如炒三仙;用治脾虚少食,食后饱胀,常配伍白术、陈皮等同用,如健脾丸;用治小儿乳食停滞,单用本品水煎服或研末服用有效。本品擅长于消米面淀粉类食积。 回乳消胀:用治妇女断乳或乳汁淤积之乳房胀痛等。取其回乳之功,可单用生麦芽或炒麦芽120g(或生、炒麦芽各60g),水煎服。 疏肝解郁:用于肝气郁滞或肝胃不和之胁痛、脘腹胀痛。 1、助消化 麦芽含消化酶及B族维生素,对胃酸与胃蛋白酶的分泌有促进作用,可以帮助消化。 2、降血糖 麦芽含丰富的麦芽糖,是少有的既降糖又补充人体所需糖分的营养物,是理想的降血糖物质。 3、催乳,回乳 麦芽对乳汁分泌有双向凋节作用,小剂量服用时催乳,大剂量则有回乳的功效。 麦芽图片 炒麦芽图片 焦麦芽图片
镇惊化痰,清热解毒。
可消痈,散结,祛风除湿,行气止痛;用于风湿痹痛,痈疽,肿毒,疗疮,痔漏,腰肌劳损,神经痛,疮疖肿痛,梦遗,妇女赤白带等症。
润燥通便,解毒,生肌。
理气和中。
活血,解毒祛湿,调气止痛。
清热利湿,清肝明目,健胃,利尿。
祛风,解毒,杀虫,通乳。
消肿杀虫,收敛防腐,坠痰镇惊。
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用于目赤肿痛,多泪羞明,目生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 用法用量:3~9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祛风、凉血、泻火、润肝、退翳明目。 密蒙花图片
平肝补胃。散寒除湿。
止咳祛痰,解毒杀虫。
清热解毒,收敛养血,调和诸药。用于各种热证,泻痢,黄水病,肝胆病,病后虚弱。 用法用量:3~9g,多入丸散服。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固表止汗。用于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3~9g。外用适量,研粉撒扑。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敛肺止汗。 麻黄根图片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 用法用量:2~10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发汗解表。麻黄为发表散邪第一要药,但是元气虚及四肢无力者不能使用,否则会发汗不止,损伤元气。春分前后,人体元府(腠理、毛孔)大开,麻黄要酌情减量;夏至前后,肌肤开泄,人大多气虚,不可太发汗。用于伤寒表实、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骨节疼痛、脉浮紧等症状。 宣肺平喘。据清代医学典籍《本草正义》记载,麻黄清轻上浮,专疏肺郁,宣泄气机,散风寒而平喘,用于风寒感冒、气热息粗、胸闷喘咳、支气管咳嗽等症。 利水消肿。麻黄发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肿,用于水肿而兼表证,如全身浮肿、小便不利、目赤肿痛等。 散阴疽,消症结。麻黄温散寒邪,与其他中药如熟地、肉桂、白芥子等配伍可用于风湿痹痛、皮下肿块、皮肤瘙痒、皮肤毒疮、毛囊炎等症。 1.发散风寒(风寒表证) 用治外感风寒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常与桂枝等配伍,如麻黄汤。麻黄发汗力很强,性温而散寒,为临证解表发汗之要药。 2.宣肺平喘(喘咳证) 用治肺气壅遏所致之喘咳证时,多与杏仁等配伍,如三拗汤;若为外寒内饮,咳嗽气喘,痰多清稀者,则常与干姜、细辛等同用,如小青龙汤;若为肺热喘咳,可与石膏、甘草等同用,如麻杏石甘汤。其宣畅肺气作用较强,乃用治喘咳之要药。 3.利水消肿(风水水肿) 用治水肿兼有表证时,常与白术、生姜等同用,如越婢加术汤。并常配伍附子,水煎趁热服下,以汗出为度。其辛散功效,在上有宣通肺气之功;在下走膀胱而利水,能宣能降是其主要特点。 4.散寒通滞 用治风湿痹痛及痰核、阴疽等病症。 5.宣肺走表 用治荨麻疹等皮肤病,常配伍防风、蝉蜕、蚕沙、生地黄等同用。 麻黄图片
去瘀,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