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不必过早添加衣物,适当冻一冻也能让身体逐渐适应寒冷的天气。但是,下面这五类人却是不能这么“冻”。
1.慢性肺病患者
“秋冻”也是有条件的。一般情况下,日照温度在15℃~20℃时,人们可适当减少穿衣,但真正到了接近初冬时,就要及时添衣。
对于有慢性肺病的患者,切不可“秋冻”。这类病人,寒邪易乘虚而入,造成气管、支气管等痉挛,从而诱发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或加重。
2.心血管疾病患者
这里主要涉及到的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等。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心系疾病多与机体内的津、血运行不畅相关,津、血的运行状态受外界温度影响很大。
所以对于心血管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因为体质虚弱,不能耐受增加运动以防寒及增强机体抵抗力的活动,所以不应“秋冻”。
3.胃肠病患者
对于胃肠病患者,包括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性溃疡等,还应小心对待秋冻。
如消化性溃疡患者多呈周期性发作,尤其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更为突出。一般自秋季至次年早春,都是溃疡易发季节。胃是多气多血之腑,寒则收引,受凉后气血运行不畅,,或吐或泄,或胀或痛。所以若遇秋风瑟瑟,还是应该及时添加衣物的,不能过分“秋冻”。
4.关节病患者
“秋冻”要适度,不能随便冻,尤其是对人体重要部位加强保护,如头、胸、腹、足、颈、肩、腰、膝关节等。如患者增添衣服后仍不能缓解,就应该及时就医,查明引起疼痛不适的原因,尽快治疗。
5.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不宜“秋冻”,一是因为“秋冻”容易感冒。长期或者不定期的高血糖使人体白细胞的吞噬能力降低,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所以季节交替、忽冷忽热时容易感冒。二是以防患者血管痉挛。当糖友的血管突然受到冷空气刺激时,会发生血管痉挛,使血流量进一步减少,而其常合并周围血管神经病变,会导致微循环障碍,容易引起组织坏死和糖尿病足。
赶快看看您或您的家人有没有走入春捂秋冻的误区吧!有的话赶快提醒一下他们不要在盲目的“秋冻”了!
夏季如何养生保健?夏季炎热易使人疲惫,在夏季要注意保健养生,减轻身体负担,那么,在夏季如何详细>>
春季养生保健常识有哪些?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好的季节,万物复苏,一切都充满生机,很多人都加入详细>>
概况:网上流传着一个最难吃蔬菜排行榜,这些蔬菜是养生高手不仅不应拒之千里,还要学会用其制作详细>>
概况:中医认为小米有和胃温中的作用,小米味甘咸,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内热详细>>
主料:糯米粉200克、山药250克、枣(干)250克、南瓜150克、紫薯150克。调料:色详细>>
端午节已经过去了10天左右了,意味着天地阳气达到了最高点。也是最毒最热的时候,端午过后就是详细>>
火可以带给我们温暖但是有一些火却是非常的有害的,夏天是一个上火的季节,很容易就会出现一些喉详细>>
从古至今,人们就一直在探寻长寿秘方。其实长寿不难,只要注意好生活习惯就有可能做到。可是你知详细>>
夏季要多补水分,除了多喝白开水,也可以多喝汤水,鸭肉具有消毒热,利小便,除水肿,消胀满,利详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气血不足"这一中医病症,尤其是女性朋友们,大多数都处于气血不足详细>>
长时间晚睡,不仅会摧毁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机能,带来黑眼圈、偏头痛、憔悴、萎靡不振等健康隐患详细>>
食材:红枣20g、红豆20g、花生20g、红糖10g、配料桂圆10g、枸杞5g、芡实10g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