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少林风湿跌打膏Shaolin Fengshi Dieda Gao
【处方】生川乌16克、生草乌16克、 乌药16克、 白及16克、 白芷16克、 白蔹16克、 土鳖虫16克、木瓜16克、三棱16克、莪术16克、当归16克、赤芍16克、肉桂16克、大黄32克、连翘32克、血竭10克、乳香(炒)6克、没药(炒)6克、三七6克、儿茶6克、薄荷脑8克、水杨酸甲酯8克、冰片8克。
【组方分析】方中生川乌、生草乌为君药,祛风湿,温经止痛。辅以血竭、乳香、没药、儿茶、三七,活血散瘀消肿,以除外伤瘀肿作痛;三棱、莪术破血行气以除内伤之瘀血;当归、木瓜补血柔筋,活血止痛;土鳖虫走散性强,善破血逐瘀,续筋接骨,且协助君药活血祛风湿;白芷、肉桂补火散寒止痛,兼温行血脉,以除内外之寒。佐以乌药行气止痛,温散肾寒;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白蔹、连翘、薄荷、冰片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以防血瘀化热;大黄、赤芍泻火凉血解毒,以除内热。诸药合用,内外并治,气血同调,共奏祛风散寒、舒筋活血、散瘀止痛之功。
【功能主治】散瘀活血,舒筋止痛,祛风散寒。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痹证,症见伤处瘀肿疼痛、腰肢酸麻。
【制备方法】以上二十三味,除薄荷脑、水杨酸甲酯、冰片外,血竭、乳香、没药、三七、儿茶粉碎成粗粉,用90%乙醇制成相对密度为1.05的流浸膏。其余生川乌等十五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二次各3小时,第三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为相对密度1.25~1.30(80℃ )的清膏。与上述流浸膏合并,待冷却后加入薄荷脑、水杨酸甲酯、冰片混匀,另加8.5~9.0倍重的由橡胶、松香等制成的基质,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段,盖衬,切成小块,即得。
【剂型规格】橡胶贴膏。每片5厘米 x7厘米、8厘米×9.5厘米。
【质量控制】
1.本品为微红色的片状橡胶膏,布面具有小圆孔,气芳香。
2.气相色谱法鉴别薄荷脑、冰片、水杨酸甲酯。
3.除应符合贴膏剂项下橡胶膏剂有关的各项规定外,含膏量用乙醚作溶剂,依法检查,每100厘米2不得少于1.5克。
【用法用量】贴患处。
【使用禁忌】孕妇慎用,或遵医嘱。
【临床应用】临床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各种急性损伤、扭挫伤、腰椎间盘突出、各型颈椎病、肩周炎、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腰肌劳损、跌打损伤、无名肿痛、软组织损伤引起的肿痛等。
【方歌】少林风湿跌打膏,川草乌药及芷蔹,土元木瓜莪棱归,芍桂黄翘竭乳没,三七儿茶薄荷冰,水杨酸酯加其中。
【贮藏】密封。
心胃止痛胶囊功效与主治:行气止痛。心胃止痛胶囊药方组成:大果木姜子、冰片(天然冰片)。心胃止痛胶囊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2粒,每日3次,7天为1个疗程,饭前或饭中服用。
小儿宣肺止咳颗粒功效与主治:宣肺解表,清热化痰。小儿宣肺止咳颗粒药方组成:麻黄、竹叶、防风、西南黄芩、桔梗、芥子、苦杏仁、葶苈子、马兰、黄芪、山药、山楂、甘草。
耳聋丸功效与主治:清热泻火,利湿通便。耳聋丸药方组成:龙胴、黄柏、大黄、栀子(姜制)、石菖蒲、当归、芦荟、黄芩、黄连等。耳聋丸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6g,每日2次。
四味通络胶囊功效与主治:活血,化瘀,通络。四味通络胶囊药方组成:丹参、海藻提取物、三七、山楂。四味通络胶囊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3粒,或遵医嘱。
稚儿灵颗粒功效与主治:用于小儿厌食、面黄体弱、夜寝不宁、睡后盗汗等症。稚儿灵颗粒药方组成:党参、白术(麸炒)、茯苓、太子参、山药、石菖蒲、远志(制)、五味子(制)等23味。
产妇安颗粒功效与主治:祛瘀生新。用于产后血瘀腹痛、恶露不 2妇安颗粒药方组成:当归、川芎、红花、桃仁、甘草、干姜(炮)、益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