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 明目地黄丸 Mingmu Dihuang Wan
【处方】熟地黄160克、山茱萸(制)80克、牡丹皮60克、山药80克、茯苓60克、泽泻60克、枸杞子60克、菊花60克、 当归60克、 白芍60克、蒺藜60克、石决明(煅)80克。
【组方分析】方中熟地、山茱萸、枸杞子、山药,肝、肾、脾俱补,为君药,以填精补液,精充则神旺。当归、白芍、丹皮、蒺藜、石决明为臣,以养血和营,血盛则形强,以平肝祛翳,明目除昏。佐以茯苓、泽泻利湿而不伤阴液,引浮火下行而免伤头目。菊花清利头目,引药上行,为使。全方配伍,补中寓泻,泻中兼补,扶正而不助邪,祛邪而不伤正,共奏滋肾、养肝、明目之功。
【功能主治】滋肾,养肝,明目。用于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泪流。
【制备方法】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克粉末用炼蜜35~50克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90~110克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剂型规格】水蜜丸;小蜜丸;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质量控制】
1.本品为黑褐色至黑色的水蜜丸、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香,味先甜而后苦、涩。
2.显微鉴别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当归、白芍、蒺藜、石决明。薄层色谱法鉴别牡丹皮(丹皮酚)、当归、白芍(芍药苷)。
3.除应符合丸剂有关的各项规定外,按照薄层色谱扫描法,本品含山茱萸以熊果酸(C30H48O3)计,水蜜丸每1克不得少于0.09毫克,小蜜丸每1克不得少于0.07毫克,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0.63毫克。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牡丹:皮以丹皮酚(C9H10O3)计,水蜜丸每1克不得少于0.50毫克,小蜜丸每1克不得少与0.40毫克,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3.6毫克。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白芍和牡丹皮以芍药苷(C23H28O11)计,水蜜丸每1克不得少于0.80毫克,小蜜丸每1克不得少于0.60毫克,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5.4毫克。
【使用禁忌】有外感及风热目疾者不宜用。忌辛辣刺激之物。
【现代研究】本品主要有抗炎、抗菌、降压等作用。
【临床应用】 临床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角膜炎、单纯性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白内障属肝肾阴虚者。
【其他制剂】 明目地黄丸(《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9册) 浓缩丸,每8丸相当于原药材3克。口服。一次8~10丸,一日3次。
【方歌】明目地黄治眼疾,六味地黄加杞菊,归芎蒺藜石决明,滋阴养血双目明。
【贮藏】密封,置于阴凉处。
四君子丸 临床应用于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溃疡、慢性腹泻、再生障碍性贫血、手术后或病后体虚、老年人体虚等属脾胃气虚者。
人参败毒胶囊益气解表,散寒祛湿。用于气虚外感风寒湿邪所致恶寒,发热,无汗,口不渴,头痛,肢体酸痛沉重,乏力,咳嗽,鼻塞,流清涕,舌苔白腻,脉浮无力。
龙芪溶栓胶囊功效与主治:活血化瘀,溶栓通络。龙芪溶栓胶囊药方组成:地龙、黄芪、红花、当归、赤芍、川芎、桃仁。龙芪溶栓胶囊剂型与规格:胶囊,每粒0.2g。
清肺散结丸功效与主治:清肺散结,活血止痛,解毒化痰。清肺散结丸药方组成:绞股蓝浸膏、苦玄参浸膏、三七、川贝母、白果、法半夏、冬虫夏草、灵芝、珍珠、阿胶、人工牛黄。
复生康胶囊功效与主治:活血化瘀,健脾消积。复生康胶囊药方组成:蒲葵子、喜树果、莪术、绞股蓝、柴胡、黄芪、香菇、甘草。
芪药消渴胶囊功效与主治:益气养阴,健脾补肾。芪药消渴胶囊药方组成:西洋参、黄芪、山药、生地黄、山莱萸、枸杞子、麦冬、知母、天花、五味子、五倍子、葛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