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药品说明书>正文
赛治甲巯咪唑片

赛治甲巯咪唑片(10mg*50片)

参考价 ¥39.00起
药品名 赛治甲巯咪唑片 通用名称 甲巯咪唑片
医保 甲类 贮藏 密闭保存。
包装 - 有效期 24个月
性状 本品为双侧带刻痕的圆形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品牌

赛治

用法用量

通常服用赛治(甲巯咪唑片)可在餐后用适量液体(如半杯水)整片送服。   1.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药物治疗(保守治疗),治疗初期,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甲巯咪唑的服用剂量为每天20mg-40mg(以甲巯咪唑计)(初始治疗),每天1次或每天2次(每天总剂量相同)。如果在治疗后的第2周到第6周病情得到改善,医生可以按照需要逐步调整剂量。之后1到2年内的服药剂量为每天2.5mg-10mg(以甲巯咪唑计);该剂量推荐每天1次在早餐后服用,如需要可与甲状腺激素同服。病情严重的患者,尤其是摄入碘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剂量可以适当增加。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保守治疗中,甲巯咪唑片通常疗程为6个月至2年(平均1年)。从统计学看,延长疗程可以缓解率增加。 2.赛治(甲巯咪唑片)用于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术前准备:如上文所述,采用相同的治疗原则。在手术前的最后10天,外科医生可能加用碘剂以使甲状腺组织固定。当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外科手术的准备,使用本品治疗可在择期手术前3-4个星期开始(个别病例可能需更早),在手术前一天停药。   3.放射性碘治疗前的用药如上文所述,由医生决定本品的使用剂量和疗程等。 (详见内包装说明书)

注意事项

1.服药期间宜定期检查血象。 2.孕妇,肝功能异常、外周血白细胞数偏低者应慎用。 3.对诊断的干扰:甲巯咪唑可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并使血清碱性磷酸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还可能引起血胆红素及血乳酸脱氢酶升高。

不良反应

较多见皮疹或皮肤瘙痒及白细胞减少;较少见严重的粒细胞缺乏症;可能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还可能致味觉减退、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关节痛、头晕头痛、脉管炎、红斑狼疮样综合征。罕致肝炎、间质性肺炎、肾炎和累及肾脏的血管炎,少见致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减少或因子Ⅶ减少。

禁忌

哺乳期妇女禁用。

适应症

抗甲状腺药物。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尤其适用于: 1.病情较轻,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患者; 2.青少年及儿童、老年患者; 3.甲状腺手术后复发,又不适于用放射性131I治疗者; 4.手术前准备; 5.作为131I放疗的辅助治疗。

药物相互作用

1.与抗凝药合用,可增强抗凝作用。 2.高碘食物或药物的摄入可使甲亢病情加重,使抗甲状腺药需要量增加或用药时间延长。故在服用本品前避免服用碘剂。 3.磺胺类、对氨基水杨酸、保泰松、巴比妥类、酚妥拉明、妥拉唑林、维生素B12、磺酰脲类等都有抑制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肿大的作用,故合用本品须注意。

药理毒理

本品为抗甲状腺药物。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物酶,从而阻碍吸聚到甲状腺内碘化物的氧化及酪氨酸的偶联,阻碍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的合成。动物实验观察到可抑制B淋巴细胞合成抗体,降低血循环中甲状腺刺激性抗体的水平,使抑制性T细胞功能恢复正常。

儿童用药

小儿应根据病情调节用量,开始时剂量为每天按体重0.4mg/kg,分次口服。维持量按病情决定。用药过程中酌情应加用甲状腺片,避免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

老人用药

老年人尤其肾功能减退者,用药量应减少。如发现甲状腺功能减低,应及时减量或加用甲状腺片。

药物过量

如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应及时减量或加用甲状腺片。

类型

处方药

医保

甲类

剂型

片剂

药代动力学

本品口服后由胃肠道迅速吸收,吸收率约70%~80%,广泛分甲巯咪唑片布于全身,但浓集于甲状腺,在血液中不和蛋白质结合,T1/2约3小时,其生物学效应能持续相当长时间。甲巯咪唑及代谢物75%~80%经尿排泄,易通过胎盘并能经乳汁分泌。

成份

本品:甲巯咪唑。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J20171078

企业名称

默克制药(江苏)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