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名 | 山东健康(尼莫地平片) | 通用名称 | 尼莫地平片 |
医保 | 甲类 | 贮藏 | 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
包装 | 20mg*50片 | 有效期 | 36个月。 |
性状 | - |
1.缺血性脑血管病:口服。每日1.5-6片,分3次服用,连服1个月。 2.偏头痛:口服。一次2片,一日3次,12周为一疗程,对血管性、紧张性和丛集性以及混合型头痛等均能减轻疼痛程度,减少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并能防止先兆症状的出现。 3.蛛网膜下腔出血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口服。一次2-3片,一日3-4次,3-4周为一疗程,如需手术的患者,手术当天停药,以后可继续服用。 4.突发性耳聋:口服。一日2-3片,分三次服用,5天为1疗程,一般用药3-4疗程。 5.轻、中度高血压病:高血压病合并有上述脑血管病者,可优先选用。口服。开始一次2片,一日3次,一日最大剂量为12片。
1.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患者须慎用。 2.尼莫地平的代谢产物具有毒性反应,肝功能损害者应当慎用。 3.本品可引起血压的降低。在高血压合并蛛网膜下隙出血或脑卒中患者中,应注意减少或暂时停用降血压药物,或减少本品的用药剂量。 4.可产生假性肠梗阻,表现为腹胀﹑肠鸣音减弱。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当减少用药剂量和保持观察。 5.避免与β-阻断剂或其他钙拮抗剂合用。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蛛网膜下隙出血者应用尼莫地平治疗时约有 11.2%的病者出现。最常见的有: 1.血压下降,血压下降的程度与药物剂量有关。 2.肝炎。 3.皮肤刺痛。 4.胃肠道出血。 5.血小板减少。 6.偶见一过性头晕﹑头痛﹑面潮红﹑呕吐﹑胃肠不适等。此外,口服尼莫地平以后,个别病人可发生碱性磷酸酶 (ALP) ﹑乳酸脱氢酶 (LDH) ﹑ AKP的升高,血糖升高以及个别人的血小板数的升高。
药物可由乳汁分泌,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
本品钙拮抗剂,本品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偏头痛、轻度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突发性耳聋、轻、中度高血压。
与其他作用于心血管的钙离子拮抗剂联合应用时可增加其他钙离子拮抗剂的效用。当尼莫地平 90mg/日与西咪替丁 1000mg/日联合应用 1周以上者,尼莫地平血药浓度可增加 50% ,这可能与肝内细胞色素 P 450被西咪替丁抑制了尼莫地平代谢有关。
尼莫地平是一种Ca2+道阻滞剂。正常情况下,平滑肌的收缩依赖于Ca2+进入细胞内,引起跨膜电流的去极化。尼莫地平通过有效地阻止Ca2+进入细胞内、抑制平滑肌收缩,达到解除血管痉挛之目的。动物实验证明,尼莫地平对脑动脉的作用远较全身其他部位动脉的作用强许多,并且由于它具有很高的嗜脂性特点,易透过血脑屏障。当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时,脑脊液中的浓度可达12.5ng/ml。由此推论,临床上可用于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血管痉挛,然而在人体应用该药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此外尚具有保护和促进记忆、促进智力恢复的作用。所以可选择性地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显著减少血管痉挛引起的缺血性脑损伤。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遵医嘱。
老人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
20mg*50片
未进行相关实验且无可供参考数据。
处方药
甲类
国产
片剂
未进行相关实验且无可供参考数据。
本品为:尼莫地平。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国药准字H37022779
山东健康药业有限公司
益母草。
肉桂、广藿香叶、薄荷脑、冰片、朱砂、砂仁、丁香、豆蔻(去果皮)、檀香、木香等13味。
本品每克含主要成分糠酸莫米松1毫克,辅料为:十六-十八混合醇,单硬脂酸甘油酯,蜂蜡,轻质液状石蜡,十二烷基硫酸钠,丙二醇,防腐剂(羟苯乙酯),纯化水。
阿胶,白术,党参,枸杞子,黄芪,熟地黄。
本品每片含左炔诺孕酮1.5毫克,辅料为淀粉、乳糖、羧甲基淀粉钠、微晶纤维素、聚维酮、硬脂酸镁、肠溶包衣粉。
人工麝香、生草乌、生川乌、乳香、没药、生马钱子、丁香、肉桂、荆芥、防风、老鹳草、香加皮、积雪草、骨碎补、白芷、山柰、干姜、水杨酸甲酯、薄荷脑、冰片、樟脑、芸香浸膏、颠茄流浸膏。辅料为:橡胶、松香、氧化锌、立德粉、羊毛脂、凡士林、液体石蜡、二甲基亚砜、抗氧剂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