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药品说明书>正文
兆必菲(非诺贝特胶丸)

兆必菲(非诺贝特胶丸)(200mg*12粒)

参考价 ¥34.00起
药品名 兆必菲(非诺贝特胶丸) 通用名称 非诺贝特胶丸
医保 乙类 贮藏 密封,置阴凉处。
包装 200mg*12粒 有效期 24个月
性状 本品为桔红色胶丸,内含白色或类白色混悬型半固体状物。

品牌

兆必菲

用法用量

成人常用量口服,胶囊一次0.1g,每日3次,维持量每次0.1g,每日1~2次。为减少胃部不适,可与饮食同服;肾功不全及老年患者用药应减量;治疗2个月后无效应停药。

注意事项

如果在服用几个月(3-6个月)后,血脂未得到有效的改善,应考虑补充治疗或采用其他方法治疗。一些病人可出现转氨酶升高,通常为一过性的。就目前所知,这些似乎表明:在治疗的最初12个月,每隔3个月全面检查转氨酶浓度;当ASAT和ALAT升高至正常值的3倍以上时,应停止治疗。在与口服抗凝剂合用时,应密切监测凝血酶原的浓度,以INR表示(详见药物相互作用部分)。

不良反应

发生率约有2%-15%。胃肠道反应包括腹部不适、腹泻、便秘最常见(约5%);皮疹(2%);神经系统包括乏力、头痛、性欲丧失、阳萎、眩晕、失眠(约3%-4%);本品属氯贝丁酸衍生物,有可能引起肌炎、肌病和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导致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发生横纹肌溶解,主要表现为肌痛合并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肌红蛋白尿、并可导致肾衰,但较罕见;在患有肾病综合征及其它肾损害而导致血白蛋白减少的患者或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发生肌病的危险性增加。(约1%);有使胆石增加的趋向,可引起胆囊疾病,乃至需要手术;在治疗初期可引起轻度至中度的血液学改变,如血红蛋白、血细胞比积和白细胞降低等偶有血氨基转移酶增高,包括丙氨酸及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禁忌

对非诺贝特过敏者禁用;有胆囊疾病史、患胆石症的患者禁用,本品可增加胆固醇向胆汁的排泌,从而引起胆结石。严重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或不明原因的肝功能持续异常的患者禁用。

适应症

用于治疗成人饮食控制疗法效果不理想的高胆固醇血症(Ⅱa型),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单纯型(Ⅳ型)和混合型(Ⅱb和Ⅲ型),特别是饮食控制后血中胆固醇仍持续升高,或是有其他并发的危险因素时。

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应慎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如普伐他汀、氟伐他汀、辛伐他汀等合用,可引起肌痛、横纹肌溶解、血肌酸磷酸激酶增高等肌病,严重时应停药。本品与胆汁酸结合树脂,如考来烯胺等合用,则至少应在服用这些药物之前1小时或4-6小时之后再服用非诺贝特。因胆汁酸结合药物还可结合同时服用的其它药物,进而影响其它药的吸收。本品有增强香豆素类抗凝剂疗效的作用,同时使用可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故合用时应减少口服抗凝药剂量,以后再按检查结果调整用量。本品主要经肾排泄,在与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或其它具肾毒性的药物合用时,可能有导致肾功能恶化的危险,应减量或停药。本品与其它高蛋白结合率的药物合用时,可使它们的游离型增加,药效增强,如甲苯磺丁脲及其它磺脲类降糖药、苯妥英、呋塞米等,在降血脂治疗期间服用上述药物,则应调整降糖药及其它药的剂量。

药理毒理

本品为氯贝丁酸衍生物类血脂调节药,通过抑制极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的生成并同时使其分解代谢增多,降低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还使载脂蛋白A1和A11生成增加,从而增高高密度脂蛋白。本品尚有降低正常人及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非诺贝特具有致畸性和致癌性。

儿童用药

儿童禁用。

老人用药

推荐使用普通成人剂量,如有肾功能损害可以减少剂量。

包装

200mg*12粒

药物过量

因非诺贝特与血浆蛋白高度结合,因此当时,不考虑血液透析,应采取系统性支持疗法。

类型

处方药

医保

乙类

国家/地区

国产

剂型

胶囊剂

药代动力学

本品与非诺贝特常规制剂相比,具有高的生物利用度。非诺贝特在血浆中未发现原型存在,主要代谢产物为非诺贝特酸。通常服药后5小时可达最大血浆浓度水平。同一病人连续治疗,其血药浓度水平是稳定的。非诺贝特酸与血浆白蛋白结合紧密,可从蛋白结合部位取代维生素K拮抗剂,加强抗凝效果。(详见药物相互作用部分)非诺贝特酸在血液中消除半衰期约为20小时。该药主要从尿中排泄,几乎所有代谢产物在6天内从体内排除。非诺贝特主要以非诺贝特酸的形式消除,还有其葡糖醛酸衍生物。单剂量和多剂量给药研究表明,非诺贝特无蓄积效应。血液透析不会清除非诺贝特酸。

成份

本品活性成份为非诺贝特。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80765

企业名称

浙江爱生药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