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名 | 诺华甲磺酸溴隐亭片 | 通用名称 | 甲磺酸溴隐亭片 |
医保 | 乙类 | 贮藏 | 盛药容器置于外包装的纸盒中避光(15-25℃)保存。在热带地区,将盛药容器置于外包装的纸盒中并密封以避光和防湿。 |
包装 | 2.5mg*30片/盒 | 有效期 | 36 |
性状 | 本品为类白色片。 |
诺华
溴隐亭应在用餐中服用。 A.内分泌学适应症月经不调及女性不孕症:1.25mg(半片)/次,每天2-3次。如果发生效果不显著,可逐渐增至2.5mg(1片)/次,每天2-3次。持续治疗至月经周期恢复正常以及/或恢复排卵,如有需要,可连续治疗几个月经周期以上防止复发。男性高泌乳素血症:1.25mg(半片)/次,每天2-3次。逐渐增加至5-10mg(2-4片)/天。泌乳素瘤:1.25mg(半片)/次每天2-3次。逐渐增加至每天数片至数粒,以保证血浆中泌乳素水平得到控制。肢端肥大症:从1.25mg(半片)/次,每天2-3次开始,检测临床反应和不良反应,逐渐增加至10-20mg/天。产后初期乳腺炎:与抑制泌乳的剂量相同(见后)。必要时与抗生素合用。抑制泌乳:治疗第一天早餐,晚餐是各服1.25mg(半片),随后2.5mg(1片)/次,每日2次,服用14天。为了防止出现泌乳,治疗应在分娩或者流产后几个小时内开始,但不应在生命体征平稳之前开始治疗。治疗终止后2-3天偶尔会出现少量乳汁分泌。此时可在同一剂量下再治疗一周。或遵医嘱。儿科(11-17岁)用药:泌乳素瘤:根据现有的11-17岁儿童人群的有限数据,其初始剂量是每日半至一片2.5毫克的片剂。可根据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到每日数片。以使血浆泌乳素水平充分地得到抑制,该年龄段(11-17岁)泌乳素瘤患者建议每日服用最大剂量为10毫克。 B.神经系统适应症为了得到最佳耐受性,治疗应从低剂量开始,每天1.2毫克(半片)。第一周推荐晚间服药。日剂量可每周增加1.25mg。直至达到最小有效剂量:每日剂量通常分2-3次服用。如果在6-8周内未达到满意的疗效。可尝试每周增加剂量2.5mg/日,在剂量调整阶段,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应减少其每天用量,至少一周。一旦不良反应消失,则应尽快再次加量。对于使用左旋多巴治疗而出现运动障碍的患者,在使用溴隐亭前应减少左旋多巴的用量,当获得满意疗效时,则逐步减少左旋多巴的剂量。在某些患者中,左旋多巴甚至可以完全停用。溴隐亭于单独或合并其他药物使用时,其剂量通常为每天10-40mg。某些患者可能需要更高剂量。
1.甲磺酸溴隐亭片治疗后,生育能力可能恢复,因此应建议不希望怀孕的育龄妇女采取可靠的(非激素)避孕措施。而想要怀孕的育龄妇女在已证实怀孕后则应即刻终止甲磺酸溴隐亭片治疗。停药后流产发生率未见提高,甲磺酸溴隐亭片对早期妊娠(8周之内)无副作用。垂体腺瘤患者停服甲磺酸溴隐亭片后怀孕时,整个妊娠期间都应密切监测,并且有必要定期进行视野检查。 2.垂体腺瘤患者有瘤体增大的迹象时,应重新应用甲磺酸溴隐亭片进行治疗。治疗乳腺疼痛及结节性和/或囊性乳腺疾病时,应先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 3.应用本品抑制产褥期泌乳,特别在治疗第一周,建议不定期检查血压。一旦发生高血压,伴有持久性严重头痛,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 4.对有胃肠道出血病史的肢端肥大症患者最好应用替代治疗方案,如果必须服用甲磺酸溴隐亭片,也应该告知他们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任何胃肠道反应。 5.有精神病史或严重心血管病史的病人服用大剂量甲磺酸溴隐亭时,需要小心谨慎。 6.治疗与高泌乳素血症无关的女性患者时,应当给予最低有效剂量,以避免发生血浆泌乳素水平低于正常水平,否则将有可能引起黄体功能障碍,绝经后妇女应每半年检查一次,月经正常的妇女应每年检查一次。 7.帕金森氏病患者服用甲磺酸溴隐亭片使,有必要常规检查肝肾功能、造血功能和血管功能。大剂量服用甲磺酸溴隐亭片可能工会诱发某些帕金森氏病患者的精神障碍和轻微痴呆,在长期(2~10年)服用大剂量(30~40毫克/天)甲磺酸溴隐亭片的帕金森氏病患者中,偶有胸膜炎发生,尽管甲磺酸溴隐亭片与治疗胸膜症状之间的因果关系尚未确定,仍应针对胸膜肺部疾患进行彻底检查并且停用甲磺酸溴隐亭片。 8.服用甲磺酸溴隐亭片可能发生视觉障碍,因此在驾驶或操控机器时应特别小心! 9.乙醇可能会降低对本品的耐受性。最大剂量限制在每日30毫克,高剂量长期使用可能发生纤维化。
1.许多患者服药后头几天可能会发生恶心、呕吐、头痛、眩晕或疲劳,但不需要停药。在服用甲磺酸溴隐亭之前1小时服用某些止吐药如乘晕宁、吐来抗、胃复安等可抑制恶心头晕。 2.极少数病例中服用本品后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因此建议对于能够走动的患者应测量站位血压。 3.在大剂量治疗时,可能会发生幻觉、意识精神错乱、视觉障碍、运动障碍、口干、便秘、腿痉挛等,这些副作用约为剂量依赖性,减量就能够使症状得到控制。在长期治疗中,特别对于有雷诺氏现象病史者,可能偶发可逆性低温诱发指趾苍白。 4.国外已有患者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类药品治疗帕金森病后出现病理性赌博、性欲增高和性欲亢进的病例报告,尤其在高剂量时,在降低治疗剂量或停药后一般可逆转。
对甲磺酸溴隐亭片中组成中任何成份过敏者禁用。在精神病学方面,自发性和家族性震颤、Huntington舞蹈症、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各种类型的内源性精神病并、未经治疗的高血压、妊娠毒血症、对其他麦角生物碱类过敏者禁用,已有瓣膜病的患者禁用。
1.内分泌系统疾病:泌乳素依赖性月经周期紊乱和不育症(伴随高或正常泌乳素血症)、闭经(伴有或不伴有泌乳)、月经过少、黄体功能不足和药物诱导的高泌乳激素症(抗精神病药物和高血压治疗药物)。 2.非催乳素依赖性不育症:多囊性卵巢综合症、与抗雌激素联合运用(如:氯底酚胺)治疗无排卵症。 3.高泌乳素瘤:垂体小腺瘤的保守治疗,在手术前抑制腺瘤生长或减少腺瘤的体积,使切除容易进行;术后可用于降低仍然较高的泌乳素水平。 4.肢端肥大症:单独应用或联合放疗、手术等可降低生长激素的血浆水平。 5.抑制生理性泌乳:分娩或流产后通过抑制泌乳来抑制乳腺充血、肿胀,从而可预防产后乳腺炎。 6.良性乳腺疾病:缓和或减轻经前综合症及乳腺结节(或囊性)乳腺疾病相关性乳腺疼痛。 7.神经系统疾病:用于各期自发性和脑炎后所致帕金森病的单独治疗,或与其他抗帕金森病药物联合使用。
使用本品时,请慎用下列药物: 1.红霉素(甲磺酸溴隐亭片的血清浓度可能升高) 。 2.多巴胺拮抗剂,如苯丙甲酮和酚噻嗪(可能降低甲磺酸溴隐亭片的效应) 。 3.抗精神病药物(高泌乳素血症拮抗剂) 。 4.平滑肌解痉药"异美汀"(增加甲磺酸溴隐亭片的毒性) 。 5.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能提高甲磺酸溴隐亭片的血浆浓度,从而可能增加其毒性) 。 6.生长抑素八肽(提高甲磺酸溴隐亭片的浓度) 。 7.苯丙醇胺(增加甲磺酸溴隐亭片的毒性) 。 8.避免与其他麦角碱衍生物同时应用。
甲磺酸溴隐亭片为下丘脑和垂体中多巴胺受体的激动剂。它可以降低泌乳激素的分泌,回复正常的月经周期,并且能够治疗与高泌乳素症有关的生育机能障碍。甲磺酸溴隐亭片还可以阻止和减少乳汁的分泌。对于肢端肥大症患者,甲磺酸溴隐亭片可以降低其生长激素水平,因此对其临床症状和糖耐量产生有利的影响。基于甲磺酸溴隐亭片的多巴胺能活性,它能够促进已经活化的突触前黑质纹状体神经元释放内源性多巴胺,并且同时选择性刺激突触后受体。
尚无15岁以下儿童用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资料。
老人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
2.5mg*30片/盒
急性过量可给予甲氧氯普胺(胃复安),最好能够胃肠外给药。甲磺酸溴隐亭片过量服用后有可能导致呕吐以及因过度刺激多巴胺能受体而致的其他症状,也可能发生精种错乱、幻觉和低血压等。处理方法一般是去除所有尚未吸收的药物,必要时保持血压正常。
处方药
乙类
片剂
甲磺酸溴隐宁片口服之后,消化道只能吸收大约30%,由于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只有6%左右,甲磺酸溴隐亭片在肝脏主要经过水解代谢成麦角酸和肽类,然后主要通过胆汁排泄到大便中,少量经尿排泄。报道显示甲磺酸溴隐亭片在体内的血清白蛋白结合率可达90~96%。血药浓度峰值和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与剂量均线性相关:口服1mg放射性标记的甲磺酸溴隐亭片后的1~2小时之内血药浓度达到峰值(2Ng eq/ml),岫浆放射性呈双相衰减(α相和β相的半衰期分别为6小时和50小时)。
本品主要成分:甲磺酸溴隐亭。
国药准字H43021969
Novartis Farma S.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