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名 | 蓉生人血白蛋白 | 通用名称 | 人血白蛋白 |
医保 | 乙类 | 贮藏 | 室温下不超过30°C保存。避免冷冻。 |
包装 | 中性硼硅玻璃模制注射剂瓶及注射用卤化丁基橡胶塞,1瓶*盒。 | 有效期 | 60个月 |
性状 | - |
蓉生人血白蛋白
使用方法:采用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为防止大量注射使机体组织脱水,必要时可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适当稀释作静脉滴注。开始滴注速度应不超过1ml/分钟(约为30滴/分钟),持续15分钟后若无不良反应,可逐渐加快速度。但滴注速度最快不得超过2ml/分钟(约为60滴/分钟)。每个患者的最佳用药剂量和疗程应根据其具体病情而定。推荐的剂量与疗程: 1.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可直接输注本品5~20g,隔4~6小时重复输注1次。 2.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可直接输注本品10~20g。同时合用利尿剂。 3.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可每日输注本品5~10g,直至水肿消失,血清白蛋白含量恢复正常为止。 4.预防和治疗低蛋白血症:检测患者血清蛋白浓度,视病人的白蛋白缺乏程度按需输注。一般成人每日剂量为50~75g,儿童为25g,但每公斤体重每日补充量不超过2g。 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按1~3g/kg体重直接输注本品,于换血输液前半小时使用。 6.心肺分流术、烧伤及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输入量和维持时间取决于临床体征,注意维持电解质平衡。
1.药液呈现混浊﹑沉淀﹑异物或瓶子有裂纹﹑瓶盖松动﹑过期失效等情况不可使用。 2.本品开启后,应一次输注完毕,不得分次或给第二人输用。 3.输注过程中如发现病人有不适反应,应立即停止输用。 4.有明显脱水者应同时补液。 5.运输及贮存过程中严禁冻结。
使用本品一般不会产生,偶可出现寒颤﹑发热﹑颜面潮红﹑皮疹﹑恶心呕吐等症状,快速输注可引起血管超负荷导致肺水肿,偶有过敏反应。
1.对白蛋白有严重过敏者。 2.高血压患者,急性心脏病者﹑正常血容量及高血容量的心力衰竭患者。 3.严重贫血患者。 4.肾功能不全者。
1.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小儿休克。 2.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 3.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 4.低蛋白血症的防治。 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6.用于心肺分流术﹑烧伤的辅助治疗﹑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本品不宜与血管收缩药,蛋白水解酶或含酒精溶剂的注射液混合使用。
1.增加血容量和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白蛋白占血浆胶体渗透压的80%,主要调节组织与血管之间水分的动态平衡。由于白蛋白分子量较高,与盐类及水分相比,透过膜内速度较慢,使白蛋白的胶体渗透压与毛细管的静力压抗衡,以此维持正常与恒定的血容量;同时在血循环中,1g白蛋白可保留18ml水,每5g白蛋白保留循环内水分的能力约相当于100ml血浆或200ml全血的功能,从而起到增加循环血容量和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 2.运输及解毒:白蛋白能结合阴离子也能结合阳离子,可以输送不同的物质,也可以将有毒物质输送到解毒器官。 3.营养供给:组织蛋白和血浆蛋白可互相转化,在氮代谢障碍时,白蛋白可作为氮源为组织提供营养。
如剂量对儿童的体重是合适的,给儿童使用5%人血白蛋白溶液不会产生特别的或明确的危险。
如有必要应用时,应在医师指导和严密观察下使用。
中性硼硅玻璃模制注射剂瓶及注射用卤化丁基橡胶塞,1瓶*盒。
因本品有高渗作用,过量注射时,可造成脱水、机体循环负荷增加、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
处方药
乙类
注射剂
体重为70公斤的人全身白蛋白的总量估计约为350克,且分布在所有的细胞外室。白蛋白的半衰期为15到20天,代谢值约为15克/天。对预防或逆转外围水肿所需的最低血浆白蛋白水平尚不清楚。一些研究者建议血浆白蛋白水平应维持在约2.5g/dL。这个浓度提供了血浆20mmHg膨胀压力值。
1.0ml注射液含:10g全蛋白至少含有96%人血白蛋白钠:0.17g(7.5mmol)钾:不超过0.004g(最高0.1mmol)N-乙酰-DL-色氨酸:不超过19.62mg(0.08mmol)/g白蛋白辛酸钠:不超过13.30mg(0.08mmol)/g白蛋白不含防腐剂分子量:66300
国药准字S10940024
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