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名 | 澳美制药厂澳广(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胶囊) | 通用名称 | 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胶囊 |
医保 | 非 | 贮藏 | 常温干燥处,避光,密闭。 |
包装 | 0.375g*6粒/盒。 | 有效期 | 24个月 |
性状 | - |
澳美制药厂
口服。建议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用。1.成人及40公斤以上儿童:一次1~2粒,一日3~4次。2.严重感染的病人:一次3粒,一日3~4次。3.40公斤以下儿童:按体重一次5mg/kg,每6小时一次,或遵医嘱。
1、本品为青霉素类药物,使用本品治疗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治疗前需详细询问病人的过敏史。治疗时若出现过敏反应,应停止用药,并采取适当治疗措施。严重过敏反应需紧急处理,如使用肾上腺素、吸氧、静注皮质类固醇及使用导气管等。 2、治疗期间应注意可能发生的霉菌或细菌病原体的重复感染。若出现重复感染(通常为肠杆菌、念株菌或假单胞菌感染),应停止用药并适当治疗。 3、尽管青霉素类毒性很低,但长期治疗时建议进行肾、肝和造血功能评价。若肾功能降低,应根据降低程度减少剂量。肝功能异常病人慎用澳广。 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使用本品,斑丘疹发生率增加,因此不能使用本品。
1.偶有胃肠道反应,如:腹泻、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其他很少出现的有腹部不适、头痛、皮疹、荨麻疹、瘙痒和红斑等。 2.与抗生素有关的伪膜性结肠炎也曾有报导。
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1、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感冒继发感染; 2、消化道感染:肝胆系统感染、急性胃肠炎、伤寒、副伤寒; 3、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淋病、软性下疳; 4、耳鼻喉、口腔感染:急慢性中耳炎、牙周炎、鼻炎; 5、骨关节感染:骨髓炎; 6、其他感染:心血管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
1、苯磺酸可减少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在肾小管的分泌共同使用可造成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的半衰期延长。 2、联合使用别嘌醇和氨苄西林与单独使用氨苄西林比较可明显增加皮疹的发生尚不知皮疹增加是由别嘌醇引起还是由过高的尿中的毒素成分引起没有资料提示别嘌醇与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可共同使用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不应与双硫仑共同使用。
阿莫西林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许多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具有抗菌作用,双氯西林对繁殖期的青霉素敏感细菌具有杀菌作用。阿莫西林不能抵御β-内酰胺酶(青霉素酶)的破坏,因此对产生青霉素酶的微生物,特别是葡萄球菌没有作用。双氯西林不能抵御葡萄球菌对青霉素酶的破坏,对产青霉素酶和不产青霉素酶的菌株均有作用。阿莫西林和双氯西林联合应用,双氯西林可抑制青霉素酶对阿莫西林的破坏,因此可产生协同的抑菌和杀菌功效,可扩大抗菌谱,提高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澳广对许多细菌具有抗菌作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属,百日咳杆菌,淋病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
新生儿和幼儿肾功能发育不健全,使用澳广应监测血药浓度,必要时进行剂量调整。
应在医师指导下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用药剂量或用药间期。
0.375g*6粒/盒。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处方药
非
中国香港
胶囊剂
阿莫西林和双氯西林在胃酸条件下稳定,口服吸收良好。食物对阿莫西林吸收无任何影响,但能减少双氯西林的吸收。口服后1~2小时内血药浓度均可达到峰值,半衰期为0.5~1.5小时。阿莫西林的蛋白结合率较低,约为20%;而双氯西林的蛋白结合率可达97%以上。两者可广泛分布于组织和体液中,但极少进入脑脊液。两者体内代谢有限,原形药物和代谢物均通过肾小球过滤和肾小管分泌方式在尿中排泄,尿中排泄约占口服剂量的60%,少量通过粪便和胆汁排泄。
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阿莫西林(0.25g)和双氯西林(0.125g)。
JX20020298
国药准字H20023871
澳美制药厂